「本文参与少数派 2016 年度征文」

2016 的三大件:毕业、旅行、入职。每一件都是一种变化,每一个变化都融合了我的数字生活。对于弱电专业出身的我,数字意味着着 0 和 1、意味着高低电平与开关状态、意味着优秀的抗干扰性和强纠错能力。

对于数字生活,一万个人有一万种定义,有人说数字化的 GTD 管理就是数字生活,或者认为沉浸在整套生态环境里就是数字生活,也可能觉得我现在出门不用带钱就已经是数字生活了。不过你看,就连隔壁老奶奶都会用智能电视打麻将了,所以要我说,现代生活就是数字生活,数字不是工具,它没有在改变生活,而是与生活平等,两者深刻复合。

所以有了这样的数字生活,我过好这一年了吗?

关键词:Dell Chromebook 11巴诺 nook2奥林巴斯 OM-D E-M10印象笔记iPhone 7 Plus

毕业之前的坚持

这台 Chromebook 购买于 2015 年底,但它无疑是我个人的 2016 年度电子产品(图片来自腾讯数码)。

101892480.jpg

大四毕设阶段,因为某些原因我没有住在宿舍而是来回通勤,自用的笔记本电脑是台游戏准系统,虽然已经是轻量型产品,但也扛不住天天来回背一个多小时。再加上 @Clyde 的种草,所以我入手了一台 Dell Chromebook 11——几百块不会有很大经济负担,但却能大幅提升我离校时间的利用率。白天在学校用笔记本电脑调程序、查资料、扔进 Pocket;晚上离开学校,在 Chromebook 上研读资料、做笔记、使用 Google Docs 写论文(格式还是要用 Word 调整)。超棒的续航允许我把充电器扔在学校里,轻快的设计也让我可以随手抄起家伙就向别人请教,甚至连最后给导师检查答辩 PPT 都让它上阵。

Chromebook 冷门吗?冷,但在国内依旧有大量受众。这段生活被改变了么?没有,我只是用它提升了效率。那我偏执吗?我不认同。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我根据现状找到了最优解,既然结果无错,又何必管其他人说什么。我举着优秀的成绩,跨过了最后的门槛,那么这一段时间算是过好了吧。

不过非常遗憾的是,在 2016 年底,这台 Chromebook 键盘出现故障,考虑再三,我折价后出手。

上大学时,我总认为有一点非常讽刺:我这样热衷于数字生活,同样坚信「数字即未来」,但当自己面对所学专业知识、面对数字化背后的故事时,我竟然感到抵触。面对一行行数字和公式,bug 找不到可输出结果就是不对,算电路参数出现无理值也令我暴跳如雷。我曾想过也许应该学习法律或者艺术,可为什么本该享受数字生活的我,现在却因为热爱之物而苦恼?

那天,当导师刚刚检查完毕设进度时,某同学电脑排线就坏掉了,我陪他去售后送修,旁边柜台有位中年妇女抱着机器气势汹汹地对售后小哥喊道:「你给我看看这台电脑怎么老是死机?你们本来是个大牌子我才买你们电脑!为什么质量这么差!」我撇了一眼那屏幕,壁纸上赫然印着「深度 XP」的 LOGO。与同学调侃一番,而后我似乎有些明白学习专业知识的用处了。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像是这位妇女,只想要用电脑而不了解电脑,于是才认为这个锅必须制造商来背,兴许她买了 Macbook 之后也会去 App Store 里抱怨为什么玩不了 QQ 游戏吧。

学艺术,能体会表演与美感;学医,能明白医生有多辛苦;学法律,能读懂法官的判决。学我所学,正使我更深入理解数字生活、利用数字生活。我们深究的知识背景,复合了涵养与素质,它不一定是赖以生存的技能,但一定是我们去刺破壁垒的利剑,是我们避免无理取闹的克制。

放一张给班里十八线女子团队拍的照片,权当纪念我这最后的偏执了。

IMG_20160607_230904.jpg

随性旅行,痛快

经历了 6 月的酒池肉林和痛哭分别,在离校不久,与某同学聊天时他提了一句「咱们出去吧」。于是乎,我们当即买了最贵的机票、定了最贵的酒店,两天后出发。

在此安利一下数码收纳板(包),虽然不算是数码产品,但它的确是差旅神器:各种充电插头、数据线、相机电池、耳机盒等等小件产品可以妥妥帖帖地呆在上面,尤其放在双肩背包中可以充分利用垂直空间,否则背着走几步,东西就堆积到背包底部了。

因为出发之前还欠着一篇稿件,所以在去往碰头城市的高铁上,我又掏出了 Chromebook 开始码字,这感觉就俩字:痛快。我也曾幻想过自己成为一名忙碌的商务人士,经常在差旅途中打开电脑办公,直到空姐对我说「不好意思先生,我们的飞机马上就要起飞了……」我伸出一只指头,头也不抬地说「等我发完这封邮件。」然后帅气地盖上屏幕,长叹一口气。

等待送机时两人去了赛百味蹭 WiFi,趁机提交稿件,随后关机、塞进背包、拿出 nook2。nook2 是我在高考毕业后入手的电纸书,陪了我 4 年,也成为了旅途标配——只要历经长途跋涉,我都一定会带着它。

因为大部分旅途都会在云南,行程中也包含丽江,所以当旅行开始时,我就在读《玉观音》,书中以丽江为基础构造场景,电视剧也取景自丽江。这是我第二遍阅读这本书(或者说是这个文件)。第一遍当下,读完了也就完了,思绪随着安心离去,结束后又跳了回来;不过这一次是我将身处丽江实地,有一些味道是第一次闻,有一些场景是第一次看。我不能说在这里读书的感触比第一遍更深,不过想必还是会有不同吧。对我来说,这就是阅读的魅力,这种魅力承载于数字时代的产物。你喜欢读纸质书,因为你喜欢它的真实感,而我更看重于电子阅读器的便利和续航,而对于旅行,这无疑是最具可行性的阅读方式。

未标题-1.jpg

那天半夜到达昆明,第二天在市区转了一圈,随后坐夜车到达大理。三天后前往丽江,但由于天气原因改变了后续行程,没有去到虎跳峡和泸沽湖稍感可惜。这次出行带上 Chromebook 并不会只在写稿时候用,比如这是因为行程变更,机票都要重新比价购买,所以再小的电脑,都会比手机方便。虽然错过了两处景点,但我依旧没有遗憾,只因为这里是云南。对于远行次数屈指可数的我来说,云南虽不是我去到最远的地方,但这应是最美的一趟。云南之名本就美丽,读它,即像是置身世界另一端;听它,名字夹杂着风声雨声都好像丝竹响遏行云;看它,诗意画意都具象在苍山和洱海,手持相机却无从取景。

说到相机,手里的奥林巴斯 OM-D E-M10 虽然已经使用两年了,但放在 2016 的旅行当中,它依旧是中坚力量。当初和大法 A6000 互为竞品,E-M10 搭载的 M43 传感器总被人诟病「底小」、「半残废」等等,但传感器的尺寸绝对不应该成为判断相机能力的标准,而就我使用两年的体验来讲,发表这种言论的人纯粹是给人添堵。

未标题-2.jpg

套头是号称当今最小的无反相机镜头(14-42 EZ),成像还说得过去,挂机非常合适,但依旧有许多场景是满足不了的,例如之前为了漫展,我就淘了一枚美能达黄标 50/1.8 定焦老头,素质之高让我喜欢得不得了,而价格只要四百出头(感觉赚了一个亿)。后来又用 200 块拍得一颗素质平庸的变焦大炮,最长等效焦距 600mm 也是了得,打个月亮发朋友圈那也是极好的。奥林巴斯几乎所有的单电产品全部带有机身防抖,也都配备与大法相同的峰值对焦功能,玩转老镜头根本不在话下。这次旅行,我把包括套头在内的三个镜头全都打包带走,哪怕用不着,我带着也安心。P7032890.jpg

到达大理当天,天空还有一些蒙蒙细雨,可望见苍山那绿色长龙和洱海上空浓云射下的几道金线,我知道我已经打心底喜欢这里了。随后的日子,天公作美,阳光普照时而会飘云,大理的天是真透亮,我也见过了最像天蓝色的天空……

未标题-3.jpg

客栈主人养了一条巨大的阿拉斯加名叫「大帅」,大帅乖巧到让我认定它很高冷。当我整个身子扑在它身上抱住,它也只是扭了扭身子继续怼地上的虫。P7042993.jpg

大理古城虽然也被开发,但现代商业气息远没有丽江那样污浊到夸张。登上城墙角落向南远眺,手抚苍山缕缕脉络,浓重的墨绿色就感觉染上了指尖。

P7042981.jpg

苍山十九峰,峰峰不相同,这对苍洱之间的喜爱,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TINYPLANET_PANO_20160709_200054.jpg

结束了在彩云之南的旅程,从丽江飞到成都和同学小聚。在那里吃到的火锅和串串,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我怀疑之前二十几年都吃了假火锅」。在成都玩耍了 4 天,随后乘高铁前往重庆转机回家。

IMG_1799.jpg

感谢 Google Photos,我所有存放在手机里的照片(包括手机所拍和通过 Wifi 从相机传输的照片),全部都自动归纳到了一个相册,并做成了带有地理标记的回忆录,即使我忘记了行程,但打开 Google Photos 我依旧可以重温那些良辰美景。P7093079.jpg

你看,数字生活就是生活。它融合进旅途,让我能够心无旁骛地行走。那这一趟旅行足够好吗?

这是变化率极点

我也曾设想过无数份工作,但万万没想到,我最后去了国企。

从对工作一事有概念之后,我对国企的印象就是刻板、低效、官僚。但实际却没有想象那样压抑:年轻人是主力军,公共性的新闻和八卦也都聊的来,只是对于他们大多数人来讲,数字生活仅仅意味着手机+微信、电脑+QQ,而所谓「办公无纸化」和「办公信息数字化」也仅仅是一个 OA。

说到这个所谓「信息一体化办公系统」,我不得不吐槽一下:UI 设计像上个世纪的论坛首页、按钮位置变化莫测、发布公告通知时点击确认按钮竟要卡顿好几秒;移动端 App 也仅仅停留在「能用」的层面上,距离好用可能还要孙悟空翻两个跟头。兴许接触互联网产品太多,或是被 Trello 和 Quip 惯坏了,夸张来讲,总感觉这个办公系统的便利性还不如飞鸽传书。

至此开始的大半年,应该是我扩充数字生活最迅速的一段时间了,因为有了工资,扩充我的数字生活也像有了靠山,所以当小金库富足一点,我就开始了各种扩充行动。

印象笔记+扫描宝

一开始是趁着半价折扣购买的印象笔记高级账户,直接原因还是由于印象笔记收紧免费用户权益:只允许两台设备同步使用,而间接原因是我逐渐衍生出了知识管理的需求,并且由于是接触一个全新行业,需要长时间学习和积累。半价折扣已经不能让「贵」成为借口,而事实证明,无论轻度还是重度用户,只要你没有让大象吃灰,那么印象笔记值得付费使用。

其实购买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用它来整理微博、知乎、微信等平台上的收藏而没有应用到工作中去,原因之一还是因为我作为新人不能很快上手工作,学习资料也都是已经打印好的计划、图纸、调试大纲等(说好的无纸化被狗吃了)。不过当我慢慢熟悉了工作流程,便做起来新人都会做的:打杂,尤其是扫描复印,已经成为了我的日常。办公室那台复印扫描一体机年代久远,扫描复印只能单面,连续进纸还容易卡住和粘连,多亏了扫描宝和印象笔记这对好基友,才能把我从这台「拖拉机」旁边解救。每次只要使用扫描宝,文件自动同步到印象笔记,另存为后直接打印即可。这样既能存档,又相当于复印,方便至极。

iPhone 及配套耳机产品

10 月份一个偶然机会,我获赠了一台 iPhone 7 Plus,使用一段时间后在 Matrix 上写了一篇小感:

《一个 Android 老司机的新 iPhone 体验》

在这放个链接,关于手机本身就不多说了,稍微罗嗦两句配套设备:Sony SBH-52 蓝牙耳机+某众筹降噪耳机。

新 iPhone 没有 3.5mm 耳机插孔,原来常用的耳机过了没多久也寿终正寝,iPhone 附赠的 Lightning 耳机不能连接到电脑上,蓝牙耳机也不能在大多数随身听上使用,于是我找到了大法家这个系列的产品。虽然早已停产,但万能的马云家还是能买得到,连接普通耳机即可解决 iPhone 听歌的问题,拔掉耳机还能当一个蓝牙小电话,两百块也很划算。Image

天天坐地铁上下班,噪声问题不可小觑。把 QC20 提上日程又划掉后,我通过众筹入手了一只降噪耳机。体验过 Bose 的耳朵都被点石成金,但作为一个职场新人,一个月的净收入也负担不起。这耳机只要 QC20 十分之一的价格,不讨论音质,模拟降噪也说的过去,原来七八格音量才能听清播客里在说啥,现在能把噪声无脑地降低三四成,也算是及格了。

App、服务、其他

  • 买了大家都买的 Workflow,拾起了当时折腾 Tasker 的热情;
  • 记账坚持不下去,就买了 MOZE 来逼迫自己;
  • Instapaper 全免费了,我就抛弃 Pocket;
  • LastPass 多平台同步也开放了,我又省钱了;
  • 错过了 Day One 福利,用 DayGram 一句话记日记却正适合我这个懒人;
  • 使用 VUE 让我在朋友圈获得不少点赞,后来挖掘出 Qick 也是个神器;
  • Keep 了 5 天休息 33 天,被人安利 Nike+Training 还没打开过;
  • 印象笔记成为了我在手机上码字的工具,Pin 也替代锤子便签成为了长微博首选。

IMG_1802.jpg

那天在早鸟群讨论离线生活,打开手机瞧瞧,没有几个 App 是可以离线使用的,@Kenny MacCormick 在《离线》里的描述,对我来说就像是阉割;

前两天还吐槽过 iOS 切换账号吞歌,气得我订阅还没到期就直接把「音乐」给删了,但仔细一数,Apple Music 却是我 2016 年唯一一个订阅制服务(虽然 16 年还在试用期);

两年前的 Misfit Shine,下半年伊始表带断掉了,偶尔还莫名其妙清空数据,客服说接触不良,直接寄回来一个新产品,让我越开越开心。

这一段时间,我要用肯定句来回答:过得不算好。 工作后的这一段时间,生活方式完全跳到了另外一条轨道,所有变化率都飙升至极点。不断适应新节奏的同时,也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包括数字生活。我尝试过 GTD 管理,也尝试过在印象笔记中建立详细的知识体系,但这都是别人的教程和建议,我始终没有正视过自己需求,所以花费过冗繁又不适合自己的学习成本后,我现在极其抵触那些本应该帮助你简化生活、但强大到复杂的工具。这是我扩充数字生活过程中一个错误,盲目过后开始懊悔大脑发热的后果。

在这期间有一段小插曲:任职管理岗才知道工程量有多么巨大,因此涉及单位也特别多。工程中有一些许可文件或承诺书需要不同单位在同一纸文件上加盖「总部」公章,不过奇葩的是每一次盖章,我单位都必须有上司确认才能发往下一个施工单位总部,所以这个流程一般是这样:

我单位 => 施工单位甲项目部 => 快递到施工单位甲总部 => 盖章后快递回我单位确认 => 施工单位乙项目部 => ...(循环)... => 我单位最后盖章确认 => 生效

可想而知,这张白纸可能只是要四个章,却要花一个半月跑遍大半个中国,效率之低下令人咋舌,而这却不仅仅是我单位特色。

那次在我和同事给某项目部送文件的路上讨论起这个问题。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但我认为这种工作流程需要优化,既然签字盖章是为了证明「同意」或「知晓」,那对于这种没什么保密要求的文件,为何不建设一个行业内、区域内通用的数字签名平台或类似产品,现在互联网行业这么成熟,这有何不可呢?这位同事答曰:「这种方式(指代邮寄盖章)都用了多少年,存在即合理懂不咯?而且改起来多麻烦,哪个领导愿意牵头,还不知道靠不靠谱呢。反正领导让干啥就干啥,瞎操心什么。」

他没有怼我,但我却也说不出什么来反驳。传统方式通过了时间的检验,即使浪费时间,大家也愿意用它;新兴事物,人们不可避免会担心出错,若是没有决策者站出来发话,大家都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甚至连想都不会去想。就像 @Microhoo 所言:人们畏惧改变、畏惧颠覆。

从开始到现在

现在已经是 2017 年,拖稿这么久,一点点地把去年的日子给缕了出来。本想写一篇总结,但实际输出成了一篇流水账。流水就流水吧,讨论数字生活只是个契机,我还是想问自己:我过好这一年了吗?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