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Matrix Talk

Matrix 还在测试阶段,但已聚集了一批分享者。你可能经常看他们分享数字生活的心得体验,但应该还不熟悉他们。

为了拉近大家的距离,我们策划了 Matrix Talk 栏目,将不定期邀请 Matrix 内活跃的分享者,聊聊他们的数字生活。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少数派和 Matrix 的立场。


「情怀」大概是我们去使用某一样跟不上时代的电子产品的唯一理由, @Костя 曾在 Matrix 分享了不少现在已经逐渐没落的 Windows Phone 使用体验 系列文章。机器人和他聊一些关于 Windows Phone 的使用体验,值得推荐的 WatchOS 应用,订阅了哪些付费服务,还有更多你也会感兴趣的话题。

机器人:介绍一下你自己。

大家好~我是 Костя,这是我的俄语名字,现在在南开大学俄语专业读大二。平常的时候性格挺安静的,但是在面对电子产品的时候会显示出很大的热情。每天会以好几次的频率刷一些科技媒体,了解各种类型的科技资讯。平常主力的设备是 iPhone 6,有一台 Nexus 5X 作为备用。爱好语言学习,爱好捣鼓一些平面设计,爱好刷各类悬疑剧,爱好欧美流行音乐。

机器人:早前你在 Matrix 分享过 Windows Phone 与 iPhone 应用使用对比的系列文章,你现在还在使用 Windows Phone 吗?

这里要扒一扒我青春的记忆了。初二的时候 Windows 7 刚刚发布不久,被盗版 Windows 更新问题搞得很头痛的父亲购入了零售版 Windows 7 家庭高级版。也就是那时候我开始对 Microsoft 这家公司有了长久的关注,自然也就关注到了它的手机操作系统 Windows Phone 7。那时的我,尽管是有 iPod touch 第四代的 iOS 体验,仍然是一直觉得 Modern UI(Windows Phone 7 时代叫做 Metro UI)对我特别有吸引力,甚至一度是我换手机的首选(但是未能如愿,高中的时候我并没有自己手机的选择权,最后是从三星 Anycall 功能机换到了一款当时运行 Android 4.0.4 的中兴千元机,一用就是三年)也是受到类似的影响,父亲就买新笔记本问我的建议的时候我推荐的是 Lenovo Yoga 2 这款超极本。但实际上,在 2011 年左右(这一年 iPhone 4s 发布),对于智能手机,大家就已经有了「非苹果即安卓」的概念,对于 Nokia 的概念似乎仍然停留在功能机时代,自然也就对于 Windows 的移动平台没有什么了解。当我最后有选择的权利的时候发现,当初我很看好的 Windows Phone 这个平台已经颓势尽显,所以换了现在手里这台 iPhone 6 作为主力设备。

所以大学的时候看到一位同学手里拿的是 Lumia 1520 的时候我是十分惊讶的,当然也是十分激动的,因为从来没有试用过真正的 Windows Phone 平台。那位同学崇尚的是「小众」的概念,但是我认为「小众」这一概念不应该对应的是功能的缺失——Windows Mobile 正是在这一点上出现了问题。

后来决定实现一下自己年轻时候的梦想来着,所以花了 500 大洋买回来一只 Nokia Lumia 638,想找回那种感觉。感觉是找回来了,Windows Mobile 的优化使得低端机型上至少滑动是流畅的,界面也是整洁、符合我的审美的。也正是想了解一下目前 Windows 平台上软件的具体情况,所以写下了那一系列 文章 。

但是现在对 Windows Phone 平台很失望,已经不使用了。原因主要不在于微软官方,主要在于使用 Windows Mobile 作为日常使用时,第三方应用已经完全无法跟上国内时代的节奏。比如 QQ 的红包、支付宝的扫码支付,更不用提的是大量 App 根本没有 Windows Mobile 的版本。前面那位同学现在拿 Lumia 950XL 做主力机,定位是旗舰的它仍然会受限于系统遇到很多困难。

在 iPhone 之前,Windows Mobile 可以说是「唯一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直没能在公众之间刷出特别多的存在感,尤其是目前看着微软似乎要解散手机部门,令人唏嘘。

机器人:分享一下你现在的主屏。

主屏幕有 3 页,第一页是系统各类应用,第二页是常用的第三方应用,第三页是没有第二页那么常用的第三方应用和几个文件夹。放在主屏完全是出于使用频率的考虑。几个应用:

  1. WikiLinks :全功能的 Wikipedia 阅读器,而且是我找到的唯一一款同时支持 Wiktionary 的 Wikipedia 阅读器,用来查询俄语名词变格动词变位不要太方便。

  2. 微在趣闻社 :有点类似国外 BuzzFeed 的国内媒体,每天都会推送新鲜有趣的小视频和新闻。

  3. Newsela :根据英文阅读水平推荐新闻的 App,试读了几篇感觉正合胃口。

可能大家看到了 Money Pro,但是我的记账计划已经失败而且重启很多次了……最近还是希望继续下去。

主屏幕同样是 3 页。首页放了时间小部件和日常使用频率比较高的 App。次页放了 Chrome 书签以及一些 App 和文件夹。第三页是 Google Play Music 的小部件。一些可能有点偏小众的应用:

  1. Mdict :一款离线词典软件,拥有丰富的可拓展性,可以下载各种词库变身百变词典。

  2. 看到屏幕上方显示电量的绿线了没?这个效果是由软件 Energy Bar 实现的,如果解锁内购还能支持更多显示方式。

机器人:在你购买过的众多 App 之中,你最想推荐哪一个?

iOS 上大概是 GoodReader 吧。iOS 由于系统限制一直缺少轻松可控的文件管理系统,而 GoodReader 是一个很好的文件中转与储存站。随着 iOS 系统升级,GoodReader 也在不断更新以适配新系统的各种功能。GoodReader 有一个完整的文件存储、查看、管理、传输体系,十分方便易用。

Android 上无疑是 绿色守护 了。之前用中兴手机的时候把手机 ROOT 以后绿色守护结合 Xposed 的自动休眠和剪断唤醒路径功能曾经让我那可怜的手机可以说健步如飞。如今使用的安卓机是 Nexus 5X,Android Nougat 十分优秀,加之不需要运行国内各类「全家桶」,使用绿色守护的体验也还是不错的。

这两个 App 一起,总有种「前者为 iOS 提供了类似 Android 管理文件的体验,后者为 Android 提供了如 iOS 般清爽的后台机制」的感觉。

机器人:分享一些最近觉得不错的 WatchOS 应用。

分享一下我日常使用的 Apple Watch 第三方应用吧。上次在《 用了一年多的 Apple Watch,我仍在使用的功能有哪些 》一文里主要介绍了自己在一年多的使用之中逐渐形成的使用习惯,而且以官方内置应用为主。然而随着 watchOS 3 的优化,许多第三方应用使用的体验也还是不错的。

  1. 极光词典 支持使用 TimeTravel 功能在表盘浏览手机上收藏的单词和释义,十分方便记忆单词。

  2. DaysMatter 倒数日 的表盘 Widget 显示的是置顶事件的倒计时,如果是带有重复的倒计时就会显示一个圆圈,如果是正常倒计时就显示名称 + 所剩日期。

  3. 微信 为 watchOS 3 重写以后放弃了它前两个 watchOS 版本希望主打的朋友圈功能,专注聊天内容的呈现。变轻以后微信的响应速度快了许多,可以语音打字跟朋友聊天了(尤其适用于我这种赖在床上不想拿手机的人)。

  4. 在意空气 的 watchOS 应用最近也有所优化,终于支持查看多地的空气质量指数了(Ура!),而且界面也整洁了不少。

机器人:你订阅了哪些付费服务?

订阅付费对我来说只能是最近才会有的服务收费模式,因为之前(比如高中的时候)并没有稳定的银行账户。目前订阅的服务中值得推荐的包括:

  1. Bear Pro 年度订阅。Bear 十分符合我对写作和笔记软件的期待,首先是一定程度上支持 Markdown 语法,而且对于我这种比较轻度的写作也比较够用。其次是颜值上的确在各类写作软件之中比较高的,支持更换主题,比较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心情。Bear 是一个写作和笔记两用的软件,至少我是这么觉得。导出的时候支持的格式也比较丰富,尽管不能自定义样式。Bear Pro 的年度订阅则是开启了 Mac 和 iOS 各设备之间的同步功能,年度价格也符合我的期待。

  2. Apple Music。受限于 iOS 系统,音乐软件只有 Apple Music 能够做到完全与系统融合。持学生邮箱也可以享受比较优惠的价格。对于欧美流行这一区块来说曲库也算相当全了,我想听到的歌几乎都听得到,而且推荐也十分合胃口。特别是 Apple Music 可以在 Apple Watch 表盘上显示歌曲信息,还是很有用的。流媒体音乐服务大概是一种趋势吧,Apple Music 做得还算不错,尽管周围鲜有人用。大家还是对音乐付费这一概念有些不解和敏感的。

最近很火的「内容与知识付费」我还没有细细体验过,我倾向于认为互联网上知识的传播是自愿而且成本低廉的。比较喜欢的知识类的互联网服务/社区包括 TED(我也是学校 TEDxNKU 这个社团的成员)、Wikipedia 以及 WikiCommons 的其他产品、Quora、Duolingo、知乎等。信息的确需要自己的甄别过滤,但是相对于付费直接看到所谓「精华内容」我可能更希望自行探索,知乎目前推出的 Live 和「值乎」我也没有尝试过。

但是对于纸媒我还是十分支持的。可能不会去订阅,但是路过报刊亭可能会买下有自己喜欢的主题的《三联生活周刊》,这本杂志对我来说是一个十分有益的消遣,还记得我最近买的有一期主题为「未来考古学」,内容中正好有我去年末刷过的剧《西部世界》与其他一些人工智能幻想作品的纵横比较和分析解读,十分有趣。还有一本从高中就开始喜欢看的《Newton 科学杂志》,那时候学理科,还记得有很多期讲解的正好是学过的生物或者物理知识。这本杂志里提供十分精美的插图和十分精细的讲解,是课堂知识的一个良好补充。目前的学习与这个貌似是没有什么关系了,但是兴趣还是在的,很多时候看到还是会买一本,了解一下里面的理科知识(笑)

机器人:为什么会选择学习俄语呢?在学习过程中有没有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

选择外语作为专业算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吧,但是一开始并没料到自己最后会学俄语专业。但是学着学着发现俄语,以及俄语文化圈的魅力还真是无穷的。 俄语本身就很有趣,所以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从最基本的 33 个基里尔字母开始,俄语似乎一直在跟它的学习者们开玩笑。手写体与印刷体长得不一样可以理解,然而许多手写体字母容易跟常用的拉丁字母混在一起。还记得刚开始那段日子抄单词的时候都是把手写体和印刷体都记住形象,很长时间才摆脱这种影响。字母体系不同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键盘布局不同。这个就好像是学习五笔一样要记忆键位,而且仍然会跟传统 QWERTY 键盘混……到现在打俄语字母都只能是记住字母大致的位置 🤷‍♀️。而且因为多出来的字母没有地方放,不得不挤占标准键盘标点符号的位置,所以俄语键盘布局里的标点符号位置也不尽相同,还存在 Windows 和 Mac 布局不同的问题。 

最好玩的一点莫过于非本专业的同学们看着俄语都觉得俄语像是一堆乱码,但是手写的俄语真的可以很好看。

机器人:除了专业学习之余,还会进行哪些课外学习来给自己「充电」呢?

学院里正好在学生会的宣传部门,所以有一些海报、视频的设计工作。海报一般用 Photoshop 制作,视频通常是 Premiere Pro 和 After Effects 的工作流,再或者干脆用 iMovie 做一些比较简单的动效。 (注:其实就是 After Effects 镜头特效的简单应用) 

下面的图里是为新生们做的一本杂志一样的新生手册(也算是我对纸质的杂志的一种执念吧),我制定了文字排版规则,参与了封面设计。自我感觉成书效果还不错(笑)。 设计类的工作离不开的是寻找灵感。有时候面对一张空白的 Photoshop 文稿冥思苦想,可能也想不出来什么,最后可能就会仓促堆叠一下各种元素,调整一下配色就交稿了。

我寻找灵感最常用的网站是 Pinterest ,这个网站上有很多设计资源,也有很多很多可以借鉴的海报设计,各种风格都有, 有了灵感还需要一些研究才对。之前看过日本字体设计师小林章的《西文字体》系列,受益匪浅。书里详细介绍了一款字体的各种要素、以图片形式列举了字体的形态差异、就各种不同环境下字体的选择做了许多讨论,还对中西文排版的一般规则有一定介绍。而 Pinterest 则很好地解决了我一直以来不太清楚衬线字体与非衬线字体搭配的问题,上面有许多字体示例可以研究。 设计工作经常需要用到各类素材,因此我平时有整理各种素材的习惯,比如在 Chrome 标签栏中专门收藏了有关素材的一些网站,以及移动硬盘中素材会分门别类存放。善用 Google 也是我工作时的重点技巧,遇到许多软件使用上的问题 Google 解决,也促进技能的提升。 

机器人:你在 Matrix 分享过一篇满是魔性游戏的文章,你平时就比较关注这类型的游戏吗?分享一些你认为画风比较特别的游戏。

平时关注的游戏类型不全是此类画风,基本上什么类型的游戏都会关注的,而且手机里最多的 App 类型应该就是游戏了 🤦‍♂️。那篇魔性游戏的文章的出现可以说纯属巧合。寒假无聊的时候想找一个好玩的游戏,于是就独自在 App Store 闲逛,正好逛到了 hap Inc 的魔性游戏,于是就有了 那篇文章 。 画风比较特别的游戏推荐以下几款:

这是开发商 Loyalty Game B. V. 所开发的一系列密室逃脱游戏。初作 Cube Escape 系列本是网页版的 Flash 游戏,后来被开发者移植到 iOS 和 Android 平台上,而且一整个系列都是免费无内购。这一个系列都在讲同一个发生在 Rusty Lake 的诡异故事。游戏中的元素有很多共同的特点,但是每次都能让人感到十分挑战智商。少数派 2015 年有一篇文章介绍了这个系列。Rusty Lake 系列最近的游戏是两款付费作品 Rusty Lake Hotel 和 Rusty Lake Roots,集中讲述了 Cube Escape 系列没有解答的问题,讲述了 Rusty Lake 这个神奇的地方发生的神奇的事。之所以说它画风特别,是因为游戏的手绘风格十分清新明丽,但是游戏的剧情通常稍显血腥恐怖,形成了比较强烈的反差。( App Store | Google Play | Steam ) 

这是一款像素风格的免费游戏。一只看起来苦大仇深的猫是主角,作为铲屎官的玩家通过各种虐心小游戏来逗猫开心,获得金币奖励、解锁新的猫角色和新的游戏。随着游戏的进行,各种小游戏速度越来越快、难度越来越高,让人直呼「这游戏一点也不好玩!」,但却一直体验着一种被虐的快感。( App Store | Google Play ) 

一款免费射击游戏,出自 Crossy Road 制作者的公司 Mighty Games,同样使用了像素风格。玩家扮演各种类型的射击者角色,通过手指在屏幕上的滑动控制飞机的方向。至于前方的怪物,完全是开发者的异想天开:不停掷出镰刀的死神、突出各类食物的大胃王、用黏液攻击的蟾蜍等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 Google Play | App Store US ) 

一款解谜游戏。游戏不停告诉玩家「There is no game」,却需要玩家大开脑洞把这个所谓「没有游戏」的游戏玩下去。整个游戏耗时不长,但是为了玩出游戏,玩家也得绞尽脑汁才好。游戏的作者是得有多无聊才想出这种画风奇异的游戏啊~( Google Play ) 

机器人:印象最深/最喜欢的 Matrix 文章是哪篇?

印象最深的是这篇《 36 个系统界面唤起你的拟物化 iOS 记忆 》。之前读过很多次关于 iOS 拟物化设计细节的帖子,但是这次读有种「再也回不来了」的感觉。手里还有一只残缺不全的 iPod touch 第四代,运行 iOS 6. 6,时不时拿来把玩,仍然会被那种精致惊艳到。

机器人:希望我去采访哪个作者?

Oscar Liu 。首先他写了许多新鲜有趣的 App(其中有很多款我都认真试用了),其次他刚好跟我最好的朋友同名。


阅读更多「Matrix 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