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为内容付费?

近两年来,随着为内容付费的频率和金额的增加,付费的种类也由电子书、App 渐渐扩展到订阅制服务、会员节目、知识分享等等,在看到优秀的内容时,我的第一反应也从之前的「又收费啊」到「怎么付钱」?

为什么要为内容付费?因为这是个商业社会。

优秀的内容背后是个人或群体的付出,这些付出需要时间,而这些时间本可以用来做别的工作得到回报,这就产生了机会成本。

花费等量的时间可以在别的工作中获得的收益可以叫做「产出的机会成本」,如果产出者从内容中获得的收益低于「产出的机会成本」,那么作为一个理性人,产出者会在下次决策时放弃产出内容,而选择从事其他收益更高的工作。

继而消费者就会失去内容。

目前,产出者的收益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商业公司进行资本投入,比如风险投资、收购和插入广告;另一种是由消费者直接为内容付费。

不说前者。我认为真正重视内容的消费者,都应该为内容付费。这可以带来两个显而易见的好处:一是在可预见期限内能够持续地收到内容,二是避免内容产出者转向第一种来源途径而破坏内容的独立性。

所以付费是为了「不失去」。


独立 App 付费模式探索

虽然现在越来越多人习惯了为 App 付费(即便只是收收冰点和限免),我认为目前 App 市场的收费模式仍是不完善的。

「时间块」的作者说她花掉了积蓄重新开始上班了,所以 App 更新会放慢;终于回归的「Evermemo」的作者说,服务器也不贵,他有另外的收入。

这是独立开发者的常态,他们无法通过作品的收入来维持足够令自己满意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他们依然是靠自己对作品的爱「发电」的。


现在的 App 收费模式主要分为三种:一次性付费;订阅制付费;捐赠(打赏)。

1. 一次性付费

即「买断」式的支出。这仍是目前最主流的购买内容的方式,直接购买、解锁内购,都属于一次性付费。

如果是文章、live 分享、电子书等,产出者提供商品之后不再需要后期维护,我认为采用一次性付费的方式是合理的。

但这种方式对于开发者依旧不公平。因为在发布 App 之后,开发者还要无偿适配系统升级、修复 bug、添加新功能,用十几块(很多独立 App 的定价)买断开发者之后数年的付出显然是不合理的,这是对开发者后续劳动的剥削。


2. 订阅制付费

订阅一年期的播客、买一年的 office,都属于订阅制付费。

这种付费方式的好处显而易见:你至少能期待在付费期限内得到优质的内容和服务。

但对于一些没有服务器成本的工具类 App 来说,采用价格较高的订阅制无法与其较低的更新频率匹配(一个 App 在进入稳定期后一般来说达不到每月两次以上的更新频率),会为之买单的用户有限。


3. 捐赠(打赏)

随着微信公众号、长微博、知乎专栏、简书等社区相继开通打赏服务,越来越多人习惯了在读完一篇好文章之后「打个赏」。打赏是对产出者的直接回馈,如果打赏金额能像现实中的小费一样形成定式,内容产出者就能获得较为稳定的收入来源。

但网站、App (尤其是移动端)中采用捐赠形式的 App 还很少。就我而言,只有当我在内容中得到了情感共鸣才会进行「打赏」。

比如「好厉害」「哭瞎」「QAQ」「原来是这样」,只有产生这些情绪我才会产生打赏的念头。

而一个 App 或者一个网站,要引起这样的情感共鸣是很难的。当然,如果我喜欢的 App 开启了捐赠按钮,我大概会设置提醒来按时上贡。

不过我也不介意开发者像维基百科一样大大方方地告诉我:为了让这个 App 继续下去,我现在需要一些资金,如果每个看到这条消息的人都选择捐赠,那么在几小时内就可以结束捐赠。

如果 App 内的捐赠制度能顺利实行,消费者也愿意买单,随之而来还有一个问题:捐赠的总金额由谁来设定?维基百科是一个非盈利组织,其募捐金额只要覆盖成本即可,但开发者应该获得利润,那么他又该获得多少「合理的」利润?


4. 付费更新

通过分析以上三种模式,我认为适合 App 开发者的收费模式至少具有一种特征:开发者从 App 中获得的收入能与其付出的金钱和时间成本相匹配。

我能想到的是:付费更新。

模拟一下付费更新的方式:

1. 每次更新都需要再次支付。

比如加入新功能 3 元,适配新系统 2 元,修复 bug 1 元等等,定价和更新频率则由应用平台审核。

如果选择不更新,旧版本的 App 依旧有效;如果跳过数次更新,更新到最新版本时,需要支付之前版本的累计金额(上限是 App 原价)。

2. 买断一定期限内的更新。

如果买一个「更新大礼包」,就可以在未来一定期限内无限次更新。

随之可能出现 0 元的 App 搭配一个 20 元的「更新大礼包」这样的现象。想想还是很有趣的。


为了让这样的模式有效,应用平台就需要为开发者制定更多规则,比如限定一年内的更新次数,比如审核定价是否符合更新的重大程度,比如在发布新系统时由平台支付适配系统的更新费用。

如果能采用这个模式,App 开发或许能变成一个「养活自己」的工作吧。


一个无法购买自己不需要的东西的人

写这篇文章的契机,是「单读」终于成为了付费节目。


许知远曾经在节目中读一条听众评论,该评论愤愤说,单读也做周边追求商业利润。许知远反问,难道我和小高都不用生活吗?难道我们是生活在真空里的吗?

当时我也很惭愧。我当然知道单向空间是个商业公司,但是作为一个无法购买自己不需要的东西的人,我真的做不到买单读手帐和单向历来吃灰,即便我知道这些购买能支撑这个节目。

现在直接为内容付费的方式倒是让我更喜欢——我买了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而他们也不用再费劲去考虑什么定价和成本,只要继续做好的内容。


同样的,我很喜欢 Evermemo,但我不需要计算器功能,也不需要设置提醒,彩色便签和密码锁定我也用不到。所以就算我喜欢得要死,我也说服不了自己为这些功能付费。我更希望开发者直接点,放个捐赠按钮让我定期上贡(直接给支付宝帐号也行啊)。


不仅是 App 付费,其他任何新形式的内容,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这个知识和经验越来越有价值、受到重视的时代,我衷心地希望内容产出者能获得与他们的付出匹配的财富,来持续不断地进行优质内容的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