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前言

近期,Matrix 上出现不少关于稍后阅读、workflow 工作流方面的分享文章,同时自己受到特殊字符 Alan 分享文「我的 RSS 和稍后读使用姿势」的启发,所以决定分享围绕 Instapaper 打造阅读流的流程和感受。

下面内容是将 Instapaper 作为流程中心,从输入到输出的方向,总结使用过程的心得。

Instapaper 阅读流程

输入

Instapaper 作为个人在稍后阅读上的主力工具,本身支持多种输入方式,下面我梳理了几种输入方式:

  • 移动 Apps
  • Web 平台
  • 电邮方式
  • Inoreader/Link Bubble
  1. 以 Android 端为例,我们可以将任何文章、网页内容通过 Add to Instapaper 的小部件存入应用内,并且可以及时进行文件夹分类管理。稍显不足的是,移动 Apps 不支持超链接复制保存的方式,以及缺乏标签化的功能(Pocket 恰好相反)。
  2. Web 端定位则是「大而全」,无论是阅读体验、管理方式上,其表现都是很出色。存入方式提供了两种方法:直接保存超链接(自动识别链接的内容)、书签方式或者 Chrome 插件保存条目。
  3. 电邮方式。每个 Instapaper 账户都会拥有一个专属的电邮地址(类似 readlater.XXX@instapaper.com),大家可以将网页内容以电邮方式发送至 Instapaper 邮箱。个人使用这种保存方式,常用在:将 Matrix 精选文章(IFTTT 自动发送到 163 mail)转发到 Instapaper 邮箱里,主要目的在于提高阅读体验。
  4. 另外两种值得推荐的输入方式是 Inoreader 和 Link Bubble。作为中毒的 rss 用户,Inoreader 是本人的主力工具,免费账号可提供多项绑定服务,其中之一是 Instapaper 绑定。我们在 Inoreader 后台设置后 Instapaper 账号后,通过右上角 Instapaper 图标或快捷键进行快速保存。
  5. 由于微信公众号内容目前不能直接实现外部分享的功能,所以使用 Link Bubble 来接管「在浏览器打开」的选项,我们可以绑定 Link Bubble 左侧泡泡的快捷功能是「Add to Instapaper」,就可以实现快速保存的目的。

output light

输出

我们经常听到使用 Read It Later 应用的用户调侃,一旦内容进入稍后阅读里,就永远不会打开阅读了。为了避免这一尴尬的情况,我的个人使用经验是:学会回顾,学会输出。

  1. 在笔记应用里,建立 QA 笔记,问题可以设置为「今天阅读了多少条 Instapaper」、「今天哪些 Instapaper 添加了星标」、「今天 Instapaper 保存的条目有哪些关键字」,个人每天晚上都会通过上面 3 个问题,来回顾 Instapaper 上所收集的各种内容。另外,我建议大家在刚开始接触 Instapaper ,首先做好文件归类的规划工作,真心方便以后的归类阅读和管理。比如 2017 年初,各大媒体已经开始 2016 年度盘点,我们可以建立一个「2016 年度总结」的文件夹,存放媒体给出的总结长文,当然少不了少数派的 Apps 总结盘点。
  2. 外部输出,本人选择了有道云笔记作为 Instapaper 输出的主力工具,将 Instapaper 上真正对自己有知识收获、感触的文章存入笔记里,并且即时写下个人的点评感悟。

总结

上面啰啰嗦嗦叙述了 Instapaper 为中心的阅读流程,文章内容的中心点始终落在「输入」、「输出」,我们再使用各类效率型或阅读类工具时,恰恰忘记了「输出」这个环节。Instapaper 作为稍后阅读工具,本身只是起到保存→中转的角色。作为用户,我们需要更多的自省和自律,在输入阶段进行把关,之后通过每天的 QA 回顾方式,对输入的知识内容进行自我内化,「过一遍」比永远留在 Instapaper 里面强得多。最后结合笔记应用,纪录知识感悟,结构化输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