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 少数派 2016 年度征文 」:https://sspai.com/topic/2016

2016 年是我的数字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我浏览到了更多的科技内容,开展了许多提高效率的数字生活实践,也开始作为一个科技内容的分享者向大家传递我的数字生活理念。在这篇文章里我会和各位分享 2016 年数字生活带给我的种种便利,并试着在文章的最后展望 2017 年的数字生活。

数字生活带来的效率提高

Workflow App

iOS 上的 Workflow 其实已经在我的手机里躺了很长时间。看了少数派上的诸多文章,感觉它的学习成本比较高,需要一定的编程技巧和思想。想起我之前无数次的编程学习并失败的经历,感觉自己可能真的无从驾驭类似的工具吧。

第一次真正用起 Workflow 是在写作文章《用了一年的 Apple Watch,我还在用的功能有哪些》时看教程利用 Image Overlay 来产生带壳的 Apple Watch 截图。iOS 上少数派的 Enframe 或者我所知的其他工具都难以批量生成带壳截图,Workflow 第一次帮了我的大忙,也节省了不少时间,这让我对这个 App 有了许多改观。

作为俄语专业的学生我经常使用的一款互联网词典是 Большой Китайско-Русский Словарь(大汉俄词典),这款网络词典不提供 iOS 或者 Android 客户端,所以每次都需要打开 Safari 输入网址,再在输入框中查询。有一天我发现查询大汉俄词典的时候其实每次置换的只有其 URL 的一部分,前面的部分都是 「https://bkrs.info/slovo.php?ch=」,因此只需在 Workflow 里设置一个变量替换最后一个词就可以了。

于是目前我只需要在主屏幕上找到这个 Workflow 的快捷方式,输入想要查询的字词,查询结果的网页就显示出来了,也就不需要打开 Safari 每次输入网址了。

Markdown 文本标记语言

Markdown 文本标记语言是我在 2016 年初见到的。当时对它就十分喜爱,因为写作一直是我的爱好之一。我特别享受那种用纸和笔书写的感觉,也喜欢键盘清脆的敲击声在我脑海回荡。然而在数字生活中我却一直难以找到好的写作方式。

Microsoft Word 或者是 OneNote 一类的传统写作/笔记应用。它们其实十分优秀,但是作为一个格式控我无法忍受 Word 或者 OneNote 里面需要不停打断写作的过程去格式化文本(可能会有人问我为什么不最后格式化,这大概是我的习惯使然)。另一个痛点在于格式不能全平台统一,每次我看到在 Windows 下编辑的 Word 文档最后在 Mac 下狰狞的样子就不忍直视(笑)。

于是 Markdown 解决了这些问题,用符号标记的文本可以在任意的编辑器中编辑保存,经过一定的编译和转换可以形成十分精美的文档(或者 HTML 等)。对于格式要求不高的文字十分便利(然而比如不支持数学公式什么的的确对于理科的同学们比较坑吧)。写作工具多样而且覆盖了全平台,这篇文章就写于 iOS 上的 Bear 应用程序。

以上两个例子,制作 Workflow 所花的时间完全值得,满足了我一直以来对于编程和算法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而在写作中应用 Markdown 则省去了我在格式化文本的时候所花的大量时间,能够让我专心投入写作过程,所以提高了我的效率。

新的硬件与服务带来的新感受

HP Deskjet 2131 打印机

2016 年上半年购入了一台家用打印、扫描一体机。在学校的打印面临诸多问题都通过这个解决了:一是需要到处跑而且文件格式不好修改,二是需要准备一个单独的 U 盘来应对打印店肆虐的病毒,三是几乎不受时间的限制,即使打印店歇业也可以用来应急。同时它具有的扫描功能则帮助我存档了许多文件到电脑里,效果和用手机上的各类扫描软件实际类似。

iPad mini 2

寒假购买的一台 iPad mini 2 在我的数字生活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首先是有了一块更大而且便携的屏幕用来娱乐,这是数字生活中重要的一环。其次是在 iPhone 电量十分不足的情况下起到了重要的补充角色,包括接收微信消息。当然有些其他工作在 iPhone 这样的小屏幕设备上完成十分不便,比如编辑 Markdown 或者是查看 PDF、Office 文档。

iPad mini 2

iPad mini 2 在这个学期还曾帮助我制作了一些 presentation 的 PPT,在 Logitech Keyboard K480 的帮助下帮我在无数课堂上记过笔记。iPad 或许由于其移动设备的定位无法成为我数字生活的中心,但是我很欣慰不用再经常背着四五斤重的笔记本东奔西跑。

Apple Music

音乐永远伴我左右。2016 年一整年我都在使用 Apple Music 作为主力的音乐服务使用,对我这样一个欧美控来说 Apple Music 的曲库已经十分齐全,结合 iCloud Music Library 完全足够了。大学生一个月 5 元的订阅费用并不昂贵。

但是目前中国区的 Apple Music 需要一个更好的音乐推荐机制,更快的连接速度和更加全球化的曲库。音乐流媒体服务需要提供给用户一个完整的、统一的、没有割裂感的体验——这一直以来是 Apple 的强项,但在 Apple Music 这项服务上的体现似乎不足。

Apple

做数字生活的分享者

果先生的科技分享

2016 年 5 月我开办了个人微信公众号「果先生的科技分享」,前期内容主要是科技新闻的综合和一些科技概念的科普,比如什么是 BT、什么叫做 32 位和 64 位等等。后期主要在做我个人一直在使用的一些 App 与游戏的推荐,还有一些如何把校园网络更好地利用起来的推送。

近期的推送包括在校外使用校内 VPN 访问校内资源,还推荐了一系列回家路上适合消磨时光的小游戏。寒假期间打算继续推送一些 App 或游戏,分享一些小技巧等等。

做这个平台主要是看到身边的朋友们使用科技服务的时候因为对概念理解不清或者是对科技产品有一些误解,想通过分享自己的一些知识、推荐一些自己试用过后觉得十分不错的产品或者服务来让大家更好地利用科技产品与服务或者是提高效率,或者是激发自己的创意。公众平台只有不到 200 人的关注,但是我想如果能够把自己的知识传递给这 200 人,我的数字生活会更美好。

果先生的科技分享

1、4:校园网相关,2:游戏推荐;3:后台菜单

少数派 Matrix

从 2015 年下半年加入 Matrix 以来已经在上面发了四篇文章,包括三篇比较 Windows Phone 平台和 iOS 平台上相同软件的功能差异的系列和一篇 Apple Watch 使用的文章。Apple Watch 那篇上了首页是我远远没有想到的。这几次的经历让我体会到了分享的快乐,体会到分享作为一种互联网精神的存在意义。

Matrix 社区让我看到了作为一个分享者的乐趣,看到了十分真诚、客观、理性的讨论,这是 Matrix 和目前其他中文互联网平台十分不同的地方。希望这个十分重要的特性能够继续保持下去。

展望 2017

有了 2016 年的诸多经验打底,2017 年我的数字生活应该会更加丰富。这篇用 Bear 敲出来的文章,个人认为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新的一年自己一定会继续探索 Workflow 在我的数字生活中的位置,继续保持写作这一爱好,继续更多地体验新的硬件与服务。新的一年我应该会把主力从 Windows 转向 Mac,这将对我的数字生活产生相当大的冲击。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继续分享自己在数字生活中的体验与思考,争取把我对数字生活、对科技世界的理解写出来与大家一同分享、讨论。

2017 年一定会有许多许多的惊喜等待着我们。而我们作为分享者,也一定会用自己的感受惊喜他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