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的痛点在哪?

得力于新世纪伟大的科技公司Apple,让我们手里拥有了iPad,iPhone这样的设备(我不是有意忽视Android,但感觉Android除了在文件管理方面有优势外,关乎生产力的其他方面例如系统稳定性和App环境上是被iOS碾压的),在苹果的官方宣传片中,从来不乏生产力应用场景,在App store中也有不少生产力工具,但归根结底给我的印象这些内容还是大都集中于文章内容的创作,艺术绘图,照片和视频处理这些偏文艺的生产力生成场景。那通用技术类的生产力如何生成呢?应用场景又如何?作为一名冶金设备电气工程师,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生产力App心得。

我的痛点有3个:

  1. 记录,工程技术类朋友都会有了解,在进行项目的过程中有大量的文件,数据,合同,交接函需要处理,如何高效的整合这些内容呢?
  2. 设计思路,作为电气工程师,日常主要工作就是设计和调试,设计过程就是将你的前期数据转化为图纸的过程,调试就是将你的设计实实在在落地的过程。怎么将这一流程完全的数字化和自动化,从而简化工作流程呢?
  3. 数据归纳,项目完了所有的设计资料和数据总不能丢一边不管了吧,那可都是活生生的经验啊,可一个项目下来少则三五月,多则一两年,这数据海了去了,怎么完整而且高效的收集起来呢?

怎么解决这些个痛点?

记录的问题

既然需要记录的东西很多,那我必须要找一个合适的工具,这个工具必须有以下几个特点:

  • 易于检索,为什么首先是易于检索,记录的目的是为了在需要使用时更好的查找,否则当记录下来的东西摆在你面前就是灾难,毕竟我们都经历过把手里的本子翻烂也找不到那个该死的数据的时候。
  • 文件兼容性好,被记录的内容可能是一些口头上的和书面的设计要求,局部的图纸图样,纸质的通知,PPT,PDF,甚至是照片,视频。OMG,这咋操作?所以对不同格式文件的兼容性几乎也是记录的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 多平台同步的特点,昨天在办公室的电脑上做设计方案,今天在酒店里和客户的项目经理谈设计细则,明天可能就在客户现场勘查具体基础设施了,好了,明白了吗?恩,你们应该懂的。我不能在客户现场拿着笔记本拍照吧?

满足以上要求的App还是有一些的,出于情怀,我选择了Evernote这只独角兽产品,Evernote号称成为用户的第二大脑,在我看来,他至少比我的第一大脑记得多,记得清楚。Evernote本身具有的强大检索,标签,链接等能力,在我需要快速查找一个文件的时候至少不会让我在40°C的车间里手忙脚乱,那种感受你懂的。另外作为一款笔记应用(一部分人认为他只是文件中转站),它可以存放几乎所有类型文件,即使不能被Evernote识别的文件格式,他也会贴心的标明格式类型,让人一目了然。最后很方便的是Evernote是支持多平台同步的,我的的PC,iPad,iPhone上都安装了Evernote,针对不同场景可以让我在一个项目文件夹内一点不漏的记录下所有细节。

Evernote

image.png

设计思路的问题

话说一个好的计划就是成功的一半,同样对于工程问题,一个清晰的思路和执行流程对于设计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选择的是在iOS平台上大名鼎鼎的MindNodeOmniOutliner 2,MindNode用于在设计中建立和优化设计结构,由于可以将抽象的系统结构通过导图具象化,可以很直观的建立起系统框架并充分认识到系统中某一部分与全系统的联系,这对于烧脑的建立控制系统模型来说是个再好不过的工具;而且今后需要修改或者有类似的项目可以马上把这个模型拿来借鉴,这总比翻开笔记本从读程序一点一点回忆设计思路要快多了吧。而OmniOutliner则用来完成更具体的文字性的方案设计以及调试验收计划制定,不得不承认Omni Group的产品功能定位却是是针对于用户需求的,用OmniOutliner制作出的设计方案和验收计划不但条理清晰,而且能最大程度的细化你的每一步工作。另外,我通常还用它来当作工作进度的To-Do List,打完对勾,就可以收拾东西回家!

同时,以上两个App都支持多设备同步。

最重要的就是MindNode作出的导图可以通过输出OPML格式文件导入OmniOutliner 2

利用好这个特性,再结合各自App的特点,控制系统建模和项目文档的编写简直就是开挂的速度啊,啧啧,这个谁用谁知道啊!

MindNode

image.png

OmniOutliner 2

image.png

数据归纳的问题

项目做完了肯定会有大量的文件需要归纳留档,这时候还是得Evernote出马,将之前记录文件的笔记和MindNode以及OmniOutliner导出的文件用链接的形式组织起来,通过一个笔记可以访问多个其他相关笔记文件,这个项目的层次和结构就非常的清晰了,等遇到项目升级改造和相关项目的实施时,你就可以在之前的工作基础上省下大把的时间,毕竟我们还要挤出一些的时间去郊外晒晒太阳,喝喝啤酒等等等等的。

写在最后

iOS平台带来了丰富的App资源,如何利用好这些App来服务我们的工作学习也是一门学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和实践经验,希望有兴趣的朋友能一起多交流多探讨。

好了,先写到这吧,写的匆忙,有疏漏的地方望大家轻喷,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