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次在少数派作者内部进行了一次 Matrix 分享会,主题是写作。郭老师邀请我来聊聊自己的心得,这是我活动中提到的一些东西。

写作思路:反复用两种身份代入

找到一个 App 或者说拿到一个题材,准备写相关的文章的时候,我觉得一定要从两个方面去思考。

读者/用户角度

首先一定要试着去回答这个 App 本身能解决什么问题,而不是简单的去介绍这个它有什么功能。比如说写 Workflow ,如果一上来就告诉读者这个 Workflow 是怎么操作的,第一步是做什么第二步是做什么,然后列一些不太让人看得懂的技术名词,那这篇文章很快就会让人失去兴趣。相反,如果你先介绍一下这个 App 的使用场景,介绍它怎么把很多常见的繁琐流程变得自动化,那么大家会觉得这个东西真的有用,才有兴趣花些精力看下去。

另外一点是,写之前就该明确这篇文章的受众是谁。比如说有些东西是大家普遍能用到的,有些东西又是比较小众或者是进阶用户才会用上。想好定位其实对你的写作方式或者篇幅都会有很大影响。代入用户的角度也会让你比较好找到大家的关注点,比如说你去写 OmniFocus 的进阶技巧,如果你自己都不是一个 GTD 的深度用户或者对这套方法论不了解的话,那写出来的东西肯定也不会有吸引力,所以在那之前一定要把自己也当成一个用户去深度的体验。

开发者角度

另外在写作之前,我非常建议大家去了解一下一款 App 的背后开发者,特别是对于那些小众的独立开发者。如果你想比较客观地去理解一款应用,那么你可以先假定,开发者在这款应用的功能和设计上都做了大量的权衡和思考,不要轻易的去下一些价值判断,去反对他们这么做的初衷和动机。

我觉得一个开发者的理念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我非常喜欢的一个 App,我可能在很多场合都安利过了,就是一款记账的 App 叫做财蝉。虽然郭老师一直嫌弃它用的原声界面长得很丑,但是如果你去阅读开发者的博客,你会发现他关于理财和记账真的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而不是跟市面上其他的一些记账 App 一样,只是一些简单功能,和大家都大同小异没有自己的特色,财蝉真的会把开发者自己的理念转化成具体的功能和特色。

然后再回到之前说的,不要轻易地去下很多价值判断,很多时候应用没有那么明确的好坏,只是说它符不符合你的需求。比如说效率类、清单、待办事项应用非常多,部分在功能上来讲大同小异,但是你会在一些细节里发现开发者的思路差异,发现它们可能是面向不同的用户群体,我们要做的事情是把它展示给这样的群体。

写作前的准备

不管写什么都一定要列提纲,而且我觉得提纲是最花时间的,你可能会花几天的时候来列好这个提纲,不断的去调整它。然后从一个读者的角度去思考这个东西真的是读者希望看到的,或者是读者能够理解的,这样一个写作提纲。写完提纲之后,建议大家有一个腹稿,就是想写什么东西在脑海里已经大概有一个样子出来,你就差把它给写出来了。然后真正开始动笔之后,建议一次成型,不要分成好几次再去补充再去写,如果在写作过程中很痛苦地写写停停,说明一开始就还不应该进入写作的阶段。

写作环境

可能和大家不一样,我比较传统,我一般不会去使用 Markdown 或者用一些第三方编辑器去写作,我一直坚持使用少数派的网页编辑器来写文章。因为我觉得「所见即所得」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所见即所得」不仅仅指你一边组织语言,一边看到文章的最终形态。我觉得对我们写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你能确切知道你的文章最后呈现在读者眼中的样子。所以我觉得在少数派后台编辑器写东西,大概就能知道读者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比如说每一段大概有多长,是不是太长了,是不是该分段了,篇幅是不是合理,我觉得只有在少数派的网页编辑器才会更有感觉。

文章好坏的判断标准

如果面向的受众不同,写作的题材不同,其实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一篇稿子写得好不好。但是我觉得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来说,有一个很重要的判断标准就是文章有没有意思,也就是可读性怎么样。自己写完也可以读一遍,如果自己读完都觉得很枯燥,那可能读者更提不起兴趣了。有些题材天然就有趣味和易传播,那很好,但是小众的 App,科普类文章,或者一些需要学习成本才能理解的选材,我觉得可以在表达方式上去寻找一些突破,让内容变得有意思起来,比如适当加入一些段子、举一些有趣的例子、放一些好玩的配图,一定要让别人读的有意思起来,他们才愿意去吸收和接纳你文中所表达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