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少数派2016年度征文活动」

自从结识少数派后,我就踏上了买买买的不归路,不同的应用各有千秋,优秀的应用总是让我着迷。买的很多优质应用舍不得删掉,最终却始终躺在手机的那一角落,从没被我打开过。偶然的一次经历让我踏上了精简应用的征程,这一折腾就是半年,虽然花费了些许时间,但是结果总归还不错,我想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半年来我对于应用的一些冷思考和“Less is more”的数字生活理念。

关于效率应用:可能是个美好的童话

GTD应用似乎一直是我派聚焦的热点,但是这有一个大前提:你是否适合。

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折腾GTD应用,使用GTD应用,你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规划上,首先你一定要是条理清晰、规划分明的人,这是使用GTD应用的大前提。

大部分GTD应用对新手并不友好,而越是那些看上去功能强大的软件越是如此。OmniFocus是个典型的例子。这类软件纵使有详细的新手引导,因其庞大的系统设定,上手成本依然无比巨大。

而其次,你应当是一个意志力很强的人,即便列好了完善的待办清单,你也可能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不去执行,因为有些事情即便没有做完,太阳依旧会照常升起,生活并不会因此有太大的改变。没有惩罚性后果等着你,你的全凭自己的意志力去面对这一切,大部分人都很难完成任务。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应用尝试突围,比如Quest引入了游戏“打怪升级”的理念,尝试为你扫除没有执行力的路障。但这类应用的出发点虽然好,却还是逃脱不了人的审美疲劳,你的效率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提升,长远看来可能不会有多大的改变。

即便是番茄钟,可能也并非看起来“那么高效”,不过它至少可以让你做到专注于眼前的事情。我觉得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有那样折腾的精力不如离开手机,安心学习或工作。对于学生党的我而言,期末复习是万万不能带上手机去自习的,这里面有相当惨烈的血的教训。

我最终的选择是,不用GTD应用。

这里还是安利一下Moment,相对于其他效率应用,这个应用更有效,使用这个应用后你会开始自觉减少手机使用时间,唯一让我不满意的地方就是应用需要开启定位权限,十分耗电。

 下载多个应用,不如用好一个应用

以前的我,喜欢下载一堆同类应用然后放到一个文件夹里,比如修图应用,但是每次真正到需要修图的时候,我的第一选择往往是enlight和snapseed,而平时本来就不怎么拍照,所以其余的应用基本就吃灰了。

一直以为,下载多个应用不如用好一个应用,因为在没有深度使用一个应用之前,你永远不会知道它的强大功能所在。一个优秀的应用,往往以一敌十,在各种生活情景下,你都能用到它。很久之前我就开始使用pin,我几乎是这个应用的种子用户,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都只是把它当做普通的剪贴板在使用。对我而言,现在它至少有三个使用场景:剪贴板+启动器+搜索中心,当我真正开始深度使用一个应用的时候,我发现我可以更加坦然地删去那些吃灰的应用了。

另一个点是,要敢于尝试,通过不断扩展挖掘、发散思考,你会发现深入探索应用的魅力,而收了一堆应用却没有深入使用过,是造成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Workflow一直被我派的读者们誉为“神器”,但是我曾经很少使用它,因为我觉得折腾workflow的过程过于繁琐,而我曾经一度喜欢那些可以直接上手的应用,比如视频转GIF图,我会首先想到找到这样功能的应用来完成,根本不会想到使用Workflow进行处理。经常会想,既然有那么多的应用可以完成我的需求,为什么我还需要Workflow这样的应用。但是在我进一步深入思考后,我发现之前的想法被自己一点点否定了。换过来想,Workflow能完成的,为什么还要下载其他应用来完成,这才是一个看上去正确的思考方式。使用Workflow打造属于自己的工作流,让我可以在Workflow方便地完成我的所有需求,而Workflow可定义的自由度也相当高,这让我不仅仅可以完成自己想要做的工作,更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定制工作的流程,还节省下了去找其他应用的麻烦。即便我不想定制Workflow,也可以从Gallery里找到自己需要的。

 使用轻应用或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使用轻应用的好处是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轻应用在某种程度上体验不如原生应用,可是它也有它的魅力所在。相比臃肿的客户端,轻应用几乎没有广告,你不必为突然跳出的广告推送而烦恼,它几乎不存在,可又似乎唾手可得,只要你打开它,熟悉的内容又会浮现眼前。

不知道为什么轻应用好像有很长一段时间淡出人们的视野之中了,但是我相信微信小程序的出现,会让“轻应用”重新升温。大多数时候,我们在乎的只是内容,无关载体。

 是选择被量化还是回归自身

量化是2016年的又一焦点,我也曾经在量化的道路上疯狂奔跑,为了量化自我,我下载了很多可以接入系统健康数据的应用。但后来我发现,这样的量化并没有给我的生活带来实质性的变化,我反倒觉得,自己受到了太多的限制,没有办法使用自己真正喜欢的应用。最终,我选择了回归自身。

比如在冥想应用的选择上,我曾经因为量化选择潮汐、forest,同时我也在使用brain.fm,最后我选择只留下brain.fm,因为对我来说它是真正有效的。

 

Less is more一直是我2016年数字生活的主旋律,在这种主旋律的引导下,我手机里的应用数量经历了一个“锐减”阶段,手机里的应用数量从原来的300+稳定到如今的90+,我用了半年左右的时间。话归回来,less is more并不适合每个人,对于习惯使用LCP的同学来说,虽然手机里可能有很多同质应用,但是使用起来却依然可以仅仅有条。Jailbreakhum写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了“肌肉记忆”,利用LCP可以形成类似于盲打的深度个人习惯,搜集和效率之间本身并不冲突,关键在于如何让手机应用更好“为我所用”。如果你已经开始探索自己的数字生活之路,请你一定要坚持下去,相信习惯的力量,总有一天当你回望的时候,或许也能感到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