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的凌晨,名为「子不语」的微信公众号发表了一篇《走出你和一群人的信息孤岛》,当然很羞愧的是我是在清晨的厕间阅读完这片推文的。这篇推文的引语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以至于忙碌的一天过后还能忆起:

成年人世界,彼此相处最可贵的共识,就是「在是非判断上决不妥协,在价值判断上求同存易」。

我认为这是相当精确的用于人际深度交流的准则。在这里引用过来主要还是再次向自己强调,这句话可能是我今天最大的收获。

文章深入浅出,以一例引入,语言流畅优美,向我解释了「信息孤岛」的概念。

哪怕此刻我们不再是孤独的一个人,可是我们仍然在孤岛上,一群人的孤岛上。在遥远的彼岸发生着什么,似乎并没有人打算起航去看个究竟。

这里涉及了很多的概念。比如信息的交流,按照我原先的想法,互联网的普及势必会极大地缓解某种「孤岛」的产生,人们的信息面前所未有得广,甚至到了信息筛选方法的文章也成为热点的程度。那为什么还是会产生孤岛?我只能以文中的另一些概念理解,「利益」、「同化」、「环境」。

首先我一直觉得,剖去情怀和情感因素外,人最大的动机是自身的利益。我提到的利益是中性词,人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这无可厚非。当前我处在一个过渡阶段,获取信息和内容从「被外界强制要求」转向「根据自身的利益和喜好」,当一些信息与自己并无强烈利益感受时,人很难脱离自身的狭隘「起航去看个究竟」吧。孤岛也并非一成不变,它的广袤或狭隘、高耸或低矮、陡峭或平直……都随着某一利益的变化而影响吧。

其次我想到了「同化」和「环境」。人在某种孤岛上,除非是利益的受损、矛盾的激化等不稳定因素,我想只能更加安稳地待在孤岛上,这似乎是一种恶性循环,但我相信人与外界的信息交流是不会彻底中断的,「没有人会是一座孤岛」(这里孤岛概念不同),因此我提到的「同化」是指人在孤岛上的稳定向力量,「环境」也是指这座孤岛稳定向的背景。

我想我说得太抽象了。好比一个人长期在某一组织中工作,工作迫使他需要为这个组织的利益着想,因为此时个人和组织的利益得到了强烈的联系,他的价值取向、利益、工作的优先级排布,尤其是信息的取向等,被强行同化了。在此种情况下,我想个人很难脱离组织的这种影响,去寻找孤岛外的信息。(这里的「组织」可能特指某些对个人思想控制严格的组织。)因此我有必要提醒自己,在脱离某些组织后,必须主动而有意识地清除那些思想痕迹,以让自己收获了意识形态外的技能后也能恢复一定的对环境的适应性,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所具有的力量,是细微到难以察觉的,产生的潜移默化的效果唯有坚持记录自己才能发现。

很抱歉除了「信息孤岛」我还提到了其它一些奇怪的概念,但是这的确是我的一些想法。跳脱出自我实在是太困难了,至少对于当下的我来说。这使我又想起了那本没看完的《学会提问》开篇里的「弱势批判性思维」和「强势批判性思维」。孤岛的产生让我们很难用关键性问题去质疑一切主张,包括我们自己主张。

那么带来的对同一事件的不同看法、立场、行动,产生了人际矛盾。

是的,这就是我现在为什么回想起了那篇文章,在睡前又开始胡思乱想。我遇到了一些人际矛盾,我认为有部分矛盾在于人与人各处的不同的「孤岛」。

所以正如微信公众号那片文章结尾所说的,

去看看另一群人的孤岛,说不定同样也很精彩。

我这样的年轻人,为什么不去尝试一下更多的可能性?是不是没必要急着给自己的脑袋下一个固定而狭隘的定义?这个信息世界衍生得甚至比现实世界更加开阔,是不是该离开孤岛出去看看?

 

我想这篇浅薄而贫瘠的睡前随笔应该到这里就为止了。

 

但是我的心情仍旧没有完全平复,请许我多给自己啰嗦两句。我在想自己的「自私」,只顾自己对正确和理智的追求,没有顾及他人感受的这种「自私」。我习惯性将客观放在第一位和行动的第一步,缺失了第二步:对他人情感感受的考虑。反思。没必要事事都怪自己,但是如果有自己的过失先提取敲打自己,是不会错的;在矛盾中也没有义务教对方「做人」。我如此考虑,是出于对每个人都具有的自身的狭隘,或者说所处的「孤岛」的尊重

还有之前一篇文章吐槽了社交网络,这里再次吐槽一点:社交网络使个人发表的见解和观点更加鲜明和明确,但也却更加容易被曲解。这对网民的理解、思考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许这就是为何网络骂战、网络暴力如此常见的原因?

以上,晚安。